招生咨询电话:010-81352603

【青春榜样】孜孜以求,躬耕不辍——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沈亮

2020年的秋天,沈亮进入菠菜广告投放平台学习。作为《民法典》元年的民商法学新生,时常感觉自己只是一个站在民法礼堂外踮着脚往里偷看的门童,缺乏那种应有的对主要规范了然于心的自信。那时看着“琳琅满目”的文献、著作、释义书、讲座、比赛,沈亮脑海里盘桓起一些急切的想法,是操之过急的,但马齿徒增,他说很想见到一些结果。刚入学没多久,他在中法评公众号的推送上看到了首届“全国鉴定式案例研习大赛”的公告,他急切地把想要参赛的念头告诉了陈敦老师,并请求他修改鉴定报告。陈老师笑着非常爽快地答应了。10日后,他将鉴定报告的初稿拿给陈老师看,陈老师表扬了他并提醒道,仍需要将请求权要件逐一逐项讨论,并依托学说观点作为参考。但陈老师的夸赞使他飘飘然,甚至对报告的修改草草了事,未能深入。后来,大赛放榜,落选已是情理之中,他的心里也只是简单地浮现一些遗憾。陈老师并未忘记这件小事,将别校学生的鉴定报告分享给他以供参考、学习。这篇报告,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论证翔实,并附有思维导图,对学说观点展现出很强的驾驭力。顿时,沈亮说到,我感到一股热气冲上脸颊,只将目光投向远处,假装事不关己的样子。

沈亮说,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在陈老师和袁老师的指导下,一直循着正确的路径往前走。陈老师定下了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阅读与读书笔记撰写的任务。在拉伦茨那里,法律解释由文义、意思脉络展开,借由目的、合宪而旨归;再接续类推、目的论限缩与扩张对漏洞予以填补。他感受到了逻辑的美丽与分明,那种心如乱麻、毫无定数的感觉渐渐远了。虽然,阅读理论性强的文献尝试进入笔者语境,对他而言仍然是难事,但相较之下,他已经具备了更多的耐心。

此后,时间节奏的陡然加快,陈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接着一个的课题研究机会。沈亮说,“陈老师始终‘授信’于我,让我承担核心章节的撰写任务。作为‘信义义务人’,我像牙牙学语一般模仿着知名著述的行文结构与文法,在陈老师的指导下,与陈老师合作论文《心智障碍者保障信托的模式与制度完善》,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次青涩的法学研究。这篇文稿,后被中国残联选编至纪念《残疾人保障法》实施三十周年纪念文集《平等的历程》一书中。”

沈亮参研陈老师的国社课题所撰写的文章,阐述了英美法地产权分割之特点及其在中国法上的可能应用,获得了菠菜广告投放平台青菁杯论文写作大赛第一名的成绩。在阅读与写作的互相推进下,其逐渐明白何为问题意识。在全国财经类高校法学教育论坛法学技能大赛上,他注意到大赛给定案例裁判中存在的疏漏与不足,并带着问题找陈老师讨论,陈老师赞同了他的想法并发散了他的思维,拓展了他的观点。最终,这篇案例分析获得了大赛三等奖,并受邀在分论坛上作主题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勉励广大青年时曾引用范梈的诗句:“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沈亮说他对这句话一直谨识在心。入学两年,他担任法研2031班的班长,作为一名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他联系老师、团结同学,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奋力维护班级荣誉。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法研2031班更是获得了校新生适应团辅大赛的一等奖。

与努力共同重要的,是一直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路走来,沈亮说有很多人想要感谢。感谢导师给予生活与学习上莫大的帮助;感谢家人给予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感谢2031班的每一位同学对他的配合与帮助.......他说,“需要感谢的人甚至无法一一详述,更不要说,回馈每一个人,只能是,循着导师的研究路径,努力将法学知识用在这片土地最需要的地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