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电话:010-81352603

首都涉外法治人才沙龙顺利举行

2024年11月6日,由北京市法学会和菠菜广告投放平台共同举办的“首都涉外法治人才沙龙”在阜成路校区顺利举行。市法学会应用法学研究中心主任白贵秀、干部尹艳娜、张宁,“首都百名法学青年英才”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徐嘉、北京物资学院菠菜广告投放平台副院长、副教授彭幸、外交学院国际法系副教授焦阳、北京市顺腾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鸣翔,菠菜广告投放平台院长助理陈冠华、国际法学系教师于华溢、韩璐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菠菜广告投放平台院长陈敦教授主持。

陈敦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本次沙龙主题是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系我院承担2024年市法学会对策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希望与会领导和法学专家对成果报告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随后,于华溢以“优化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政府涉外工作”为题,韩璐以“探索创新国央企涉外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模式”为题,陈冠华以“建设行业导向型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体系”为题,分别介绍了对策研究报告的内容。

     

     

与会专家就报告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徐嘉提出要细化地方政府的实际需求,结合国央企的不同行业特点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以及丰富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焦阳提出要以“需求”为导向设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国央企重点项目的服务引导,整合法学教育资源和课程设置,同步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彭幸提出可以在乡村“法律明白人”工作方面加强基层法律培训,培养地方政府所需要的涉外法治人才,提供高校法律资源为在京国央企提供专题培训,通过国际法教学改革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效果,加强涉外法治人才输送。朱鸣翔提出要准确把握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与市场驱动的关系,提高学生攻读LLM和JD的比例,培养国际化视野,并拓宽渠道吸收海外留学学生、境外从业律师和任职教师回国工作或进行专业交流,为涉外法治工作提供人才储备,同时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视野与实践能力。尹艳娜提出要做好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的保障服务,让学生更愿意出国留学,为涉外法治工作做好人才储备。

白贵秀在总结中充分肯定了三份报告的选题内容和青年英才的意见建议,她指出,市法学会高度重视年度对策研究项目和“百名法学青年英才”的培养问题,让青年英才参与到对策研究项目,不仅能够有助于项目开展,也锻炼其对策研究水平。希望项目组能够充分吸收青年英才的意见建议,聚焦北京市涉外法治工作需求,从人才培养机制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

分享到: